学习地理必须会看地图,地理地图图文并茂所以必须重视地图,会看各类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。如中国行政区划图、地形图、气候图、人口城市分布图等,学会把地图分类,像高一自然地理中的日照图、等值线图、景观图、地理原理图等。都说地图是地理的灵魂,那如何去解剖它的灵魂学好高中地理呢?
1、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,即比例尺、方向和图例,这是正确读图的前提。
2、从图中去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。先要明确地图名称,从名称中了解地图所要表示的基本内容,对复杂的地图要从不同角度去阅读,注意地图的多面性。
3、要重视各种分界线,如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分界线、温度带分界线、东西半球分界线、日界线等,这些地理分界线是判读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。
4、学好日常生活中各分类地图:日照图、统计图表、地形剖面图、地质图、地理景观图、地理原理示意图、地理漫画图、地理数据图、地理结构图、地理等值线图等
5、要全面掌握看懂各种高中地理地图:中国政区图、中国地形图、中国气候图(气温、降水量)、中国水系图、中国资源图(森林、矿产、水能、旅游资源等)、中国交通图、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。
5个小方法
1、学地理中的地图点知识点,有一个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的过程。用联系的方法读地图,方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。如中国气候特点之一的“气候复杂多样”,如“中国温度带的划分”、“中国干湿地区”和“中国地形图”等。把影响气候的诸因素联系起来,便可得出结论:“疆域辽阔,南北跨纬度广,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,地势高低相差悬殊,地形类型齐全,分布错综复杂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。”
2、培养高中学生看图、用图的良好习惯,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,培养学生地图信息素养,要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看图习惯开始。所以,平时要注意生活中各类地图图像;比如:中央电视台在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前,都可以看到气象云图;一些旅游景区,都会有景点路线图。
3、用直观读图方法去理解各种地理图,有些图表的内容是较浅显易见的,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。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,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大的地方——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小的地方——新疆的托克逊,而后在这两点间划一直线,再观察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颜色的变化,便可知道“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”。
4、辅导学生注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趋势、走向及空间位置,读出图中的极值,通过分析判断找出规律,进而分析造成此种分布特点的原因。例如,在阅读等值线图时,要观察等值线的走向、弯曲方向,读出图中极值及数值的变化趋势。
5、培养高中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,绘制地图就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环节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,哪怕是绘制简单的地图,也能强化对地理知识的记忆,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,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。如:绘制地形剖面图的4种步骤:1.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;2.确定垂直比例尺、水平比例尺;3.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,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,标出各点高程;4.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。